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

翁重華的室內弦話緣由


來自翁重華老師臉書


在學校規劃了「室內弦話」的節目已經有十年多一點點了,一開始其實只是單純希望能夠有自己的節目。彈多了聲樂或器樂的音樂會,曲目多半來自於獨奏(唱)家,給什麼彈什麼,鋼琴家甚少能有意見(而對於無伴奏曲目絕對是拍手叫好)。

自己的節目,意味著編排主題,找尋作品,物色合作對象,還有寫曲目解說,做文宣,聯絡錄影音工作等等。在一場演出中以同樣的編制,或者類似的主題(例如來自同一個地區或是不同作曲家的早期或晚期作品)是我常用的模式,作品在主題當中能夠比較出異同,對於演出的我們也有個清楚的排練目標。

找作品通常伴隨著不期而遇,特別是在一般常聽的「一線」作品都演出過了以後,YouTubeNaxos LibraryIMSLP甚至廠牌唱片公司的線上目錄,便成為我開發曲目的重要線索。點開樂譜或音樂連結之後,有一些是能立刻產生共鳴,有一些則是眉頭深鎖只能搖頭。挖掘一些熱門作曲家的罕見作品,跟一些未曾耳聞但是編制符合主題的作品,我從中獲得的驚喜(有時是驚嚇),就好像在跟網友碰面一樣,都是只有自己才能體會的樂趣。

能演到自己喜歡的曲目,是最令人開心的事;而這個開心還包含著,是和自己認識的好朋友或者老師們一起合作,享受那些自己無法獨力完成的音樂我一直都認為,因為無法獨力完成,才更顯出這些音樂的難得。每個合作皆有著它們的獨特與無法替代,因為那是跟特定人選所達成的共識,熟悉的伙伴通常有著一定的默契,新的對象則會帶來不同的思考面向,讓音樂重新被審視。所以室內樂一旦換了伙伴,換了曲目,一切都要歸零。

當演出結束返家後,最不捨的就是將這些譜歸檔的時刻,我總是不能夠確定是不是還有將它們「下架」的機會,也不知道下一次再演出同樣的作品,又會是哪些人?我們像是一起共乘的旅客,一同欣賞沿途的風景,而在抵達目的地後,各自走往不同的方向。

唯一能喚回的,都是那些排練中的點滴,我們也許都忘了最後的演出成果,但總是記得排練中的那些討論、笑鬧與爭辯。十年多下來,以每年上下學期各一場,一場中安排兩個作品的進度,持續的累積至今。我沒有想過系列可以維持到現在,然而督促著我的,是不是只是礙於一個「不甘寂寞」的懸念--可以有不同的聲音在耳際擱淺,還有多少精彩的作品,在等待初見?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