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

張璿:走在巴洛克的紛繁裡

圖片來自張璿Project Cadenzas官網;photo credit: 哲攝光/ 許哲瑋
在這篇文章裡,你/妳可以讀到: 1.日常中常常聽到的「巴洛克」一詞,究竟指涉著哪些含義 2.看一場跨領域表演的幕後秘辛 3.台灣藝術家的新視野


音樂會上,圍繞在大鍵琴邊的空間不再是演奏者與聽眾的距離,而是舞者的領地。大鍵琴暨古鋼琴家張璿在2019年回台的第一場演出,就用這樣的「破界」,帶給鄉親驚喜。

從情感出發 

這場演出的場地在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入口大廳,當天出席的聽眾約200位,幾近滿座,雖然在多年經營下,這般情況已相當常見,然而擁有大鍵琴的演出,在整體營運裡仍非常難得。

環顧演出場域,空間稍嫌寬闊,不能完全展現大鍵琴的細膩音質,但此處採光極佳,配合細膩編排的曲目,張璿相信她能帶給聽眾一場具當代感的十七、十八世紀音樂會。於是,她在早上十一點整,準時踏上樓梯高台開場時,刻意放下麥克風,以真聲對著所有人述說:「因為大鍵琴聲音不大,希望每個人在一開始就能適應這樣的音量,以利於轉換心境聆聽這樣樂器。」經過這段沈澱,張璿以法國作曲家庫普蘭的〈無小節線前奏曲〉開場,作品充滿自由的即興變化,聽眾便在紛繁的聲響中更加投入聆聽。隨後,張璿娓娓奏出一系列圍繞著「愛」(L’amour)的曲目,其中包括法國作曲家安東尼.佛科雷(Antoine Forqueray)的〈西爾維雅女士〉(La Syliva)、卡爾.艾曼紐.巴赫的〈深情的輪旋曲〉。

演奏中間,她特別向聽眾分享了何謂她心中好的演出:一場精彩的音樂會是由「作曲家」、「演奏者」、「觀眾」三方共同完成的,偏重於某一方都會失去魅力,而這種三角平衡也就是十七世紀巴洛克音樂沙龍渴望的效果。

或許是有意延續這個想法,當節目來到最後一首法國作曲家狄安葛博(Jean-Henri D’Anglebart)的〈阿密達的帕薩卡利亞舞曲〉(Passacaille d’Armide de Mr. de Lully)時,合作舞者楊乃璇臨時捨棄在「某個範圍作為舞台」演出的想法,而採用全場繞行的方式呈現。

「乃璇是我從小到大的好朋友,我們歷程很像,從小都不是科班出身,也都不是在習慣以傳統方式教導的師長眼中被看好的學生,但那時『不一樣』的思維反而成了我們堅持到現在的能量。」張璿口中對好友的描述,可以說完全反應在眼前的表演裡。楊乃璇穿著佈滿紅黃花朵圖案的輕質衣裙,光著雙腳,跟隨樂曲描述大馬士革女巫阿密達無法自拔愛上敵人的情節掙扎著。她的動作從手指到大範圍跳躍都充滿極大的力量,最令人震撼的是,她在舞動時的專注,全然把觀眾牢牢牽扯進來。

這次的舞蹈結合了芭蕾、街舞、現代舞等元素,完全沒有巴洛克舞蹈的痕跡。可以說張璿和楊乃璇在這次合作中所呈現出的,是情感張力強大、深富戲劇性的體現——如同巴洛克風格對文藝復興的挑戰。

當然,這樣的演出不能說人人都可接受,有些觀眾認為舞蹈離音樂太遙遠,或「節拍沒對到」,不過這並沒有限制兩人的期待,「除了對上拍子,應該還有更具說服力的演繹方式。」張璿如此篤定,也有賴楊乃璇不斷地溝通與鼓勵:不是每種舞蹈都要對上拍子,與其問為何不對著拍子,何不思考為什麼不對節拍?不同舞種展現的方式與藝術性都不同,應該以情感、詮釋為出發。

一個月之後,原班人馬在台北巴赫靈感中心再演繹了一次。這次由於空間受限,楊乃璇只能捨棄奔跑、跳躍等動作,但要表達音樂中「抵抗愛的痛苦」要如何能在定點做到?只見楊乃璇強化了手指與各關節的扭動,從頭到尾如顫抖般應和著樂聲。事後張璿很肯定這個方向:「我們希望這個計劃可以一直繼續下去,因為巴洛克的精神就是動態、突破限制的。能用一種新的舞蹈來演繹巴洛克,我想這才真正觸及了巴洛克精神。

論述帶來刺激
  
在兩場非常感性的試驗後,張璿想起之前曾讀到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謝杰廷的舞譜論文,對其在舞蹈研究上的專業留下深刻印象。2019年九月, 她聯繫上謝杰廷,試圖為巴洛克舞蹈創作注入新聲,楊乃璇與邀請了另一位舞者黃裕閔加入,形成四人交互激盪的討論(最後還加入了饒舌歌手許時)。

謝杰廷為柏林自由大學博士,自2019年起在政大教授舞蹈學、音樂學、藝術與跨媒介等課程,他對於舞譜的解讀,以及「身體作為記寫/檔案」等議題有極深厚的觀察。在他的論述拓展下,張璿等人開始獲得了許多新的刺激,比如:追尋巴洛克舞蹈精神的途徑,應該要從「舞蹈之外」來發掘,意即舞蹈所擁有的規制、思索「姿勢」(posture)和「運動」(movement)之間的區別等角度能打開創作的新局。

十月底,張璿與夥伴們在台大雅頌坊的安排下,舉辦了「高貴的野蠻人:尋找當代巴洛克——音樂與舞蹈的圖像遊戲」音樂會講座,準備把他們一個多月來的摸索發表出來。

當晚的演出內容最先由張璿與謝杰廷分別就「巴洛克蛋舞」(一種在復活節或春季跳的舞蹈,動作發自於避開擺滿在地面的蛋)和「路易十四規制的『和諧』」等主題展開論述,後半段由舞者跳出法國巴洛克時期作曲家拉摩的〈母雞〉(La Poule)。整齣舞碼不囿限於譜上所標記如雞鳴般co co co co co coco dai的指示,而是仿擬了雞蛋舞形式,採用「滾動蘋果」來發展舞姿。舞者們在自由互動中,有時讓蘋果滾入觀眾席,有時讓蘋果撞擊蘋果,所有人在最低限度的動線計畫中,跳出與音樂相對應的隨機伸展。


圖片來自張璿Project Cadenzas官網;photo credit: 哲攝光/ 許哲瑋

這個演出說老實話並不容易被接受,甚至在有趣之餘,更使許多人困惑其音樂與舞蹈的聯繫,然而,若改以創作者的角度理解,會發現:他們確實離開了肢體表面,嘗試探究身體與外物的關聯,而這也是舞蹈研究中,常提及太陽王讓「身體不只是身體」的思考與目的。

最終合作是否成功,對這項仍在進展中的計畫來說還言之過早,然而我們不會忘記,張璿帶著古樂背景返台,想展開帶來新鮮的「華彩計畫」,從來就不是關於路是「對」還是「錯」,真正的考驗是,眼前雖有「easy way」可選,但她不走輕易的路,各種嘗試不是歧途,而是通往目的地必經的曲折。


吳毓庭:音樂可以從封面開始

出版一本書,作者大概都還蠻有機會參與封面設計環節的,但看從小到大買的樂譜,好像封面幾乎都是由出版社統一格式製作。讀到德布西許多創作的第一版樂譜都特別請當代畫家操刀,讓圖與譜共同訴說著美學的流變,真是很嚮往十九世紀末「美好時代」那種多領域激盪的氛圍。

和大家分享一些我整理的樂譜封面故事。

清唱劇《受祝福的少女》(La Damoiselle élue


1888年,德布西以英國畫家暨詩人羅塞蒂(Dante Gabriel Rossetti, 1828-1882)的詩作《受祝福的少女》為靈感,創作了一部給女高音(擔任少女)、次女高音(擔任旁白)、女聲合唱和樂團的清唱劇。該作講述住在天國的少女,常倚著金色圍欄,用她比大海還深的眼瞳看向身在人間的情人。她祈禱情人能來到天堂相會,但這禱告一直不被神接受,渴望只能是幻想。


作品首次出版的封面由法國畫家德尼(Maurice Dennis,1870-1943)所繪。深受象徵主義影響,德尼同樣認為繪畫不該只是重現眼前景象,而是要以高度個人化的手法來表現主題;他所採用的方式主要從這句話發展出來:「記得繪畫——無論是在一頭賽馬、一位裸女或是某件軼事,它基本上就是一個充滿色彩的平面,並以某種秩序組合起來。」這種強調「平面」與「裝飾性」的美學在他為德布西繪製的封面上昭然若揭。



圖片來自德尼博物館官網

事實上,羅塞蒂在寫完詩後,也畫了一對圖呈現內容。兩相對照,德尼似乎是有意採用了和原圖相似的看望角度以及髮型(長髮是羅塞蒂筆下所有女人共同的特徵),但可以感覺德尼少去了羅塞蒂畫中的情緒與豐滿,呈現出更為夢幻的感受。


圖片來自Wikipedia

 


三首交響素描《海》(La Mer)


1905年完成的代表作,德布西選擇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〈神奈川沖浪裏〉作為首版封面,反映出東方風潮對他的影響。


浮世繪自1853年美國培禮開啟與日本通商的契機後,大量輸出到了西方。十九世紀中期的印象畫派畫家們比如莫內都收藏了不少這樣的版畫,當時著名的藝評家Philippe Burty 還在他的《工藝傑作》一書(Chefs-d'oeuvre des Arts industriels, 1866)中,形容葛飾北齋有華鐸的優雅、哥雅的幻想性和德拉克洛瓦的動態感,甚至他還認為葛飾靈巧的筆觸只有魯本斯堪比。

圖片來自https://www.metmuseum.org/blogs/now-at-the-met/2014/debussy-la-mer

〈神奈川沖浪裏〉在印刷時,使用了當時非常稀有的「普魯士藍」,創造出鮮豔、引人注目的視覺效果,而畫的左半部「浪如尖爪」的造型,則把海的危險刻劃得特別生動。從德布西特別挑選這塊區域作為封面來看,他應該也頗受到這樣的表現吸引。


而若說這幅畫哪些特色最直接影響了德布西,應該就是浮世繪流暢的線條和對裝飾性造型的追求。《海》的標題是「交響素描」,即是德布西不希望讓作品依循交響曲有「主題發展、再現」的框架,但又不至失去設計感,因此維持了最低限度的結構。而樂曲強調多聲部線條並進,而不是整體樂團融合之聲的取向,更如葛飾筆下那先清晰、有力的線條。

圖片來自http://www.debussy.fr/encd/centre/centre.php




接下來的兩部作品都為兒童創作,其中還有一幀是由德布西親筆繪製的(也是斜槓生活)。


鋼琴曲集《兒童天地》


圖片來自http://www.debussy.fr/encd/bio/bio5_03-09.php


1908年為慶祝女兒Claude-Emma Debussy(小名周周Chou-Chou)三歲生日,德布西寫作了這部由六首作品組成的鋼琴曲集。標題寫著:「給我最親愛的小周周,接下來就是爸爸最溫柔的歉意了。」這句話的意思是指:爸爸除了作曲什麼都不會,所以要說聲抱歉,妳就只能收到曲子了。

疼惜女兒的德布西在出版時還親自手繪封面,畫裡可以看見一頭大象牽著人頭氣球,把〈大象的搖籃曲〉和〈黑娃娃步態舞〉具象化了,很可愛,很詭異。





芭蕾舞劇《玩具盒》


圖片來自Wikipedia

1913年,德布西接受法國畫家暨作家哈雷(André Hellé)的邀請,參與了改編自其童書的《玩具盒》芭蕾舞劇製作。當時德布西受到女兒影響,相當熱衷寫作兒童音樂,他很快便完成了鋼琴譜,可惜在芭蕾樂譜完成前,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演出被推遲後,作曲家又在1918年因病逝世,因此德布西在有生之年都未能見到這部劇的最終呈現。

鋼琴版樂譜封面採用了哈雷的插畫。盒子裡爬出的是公主和王子,另還有一位小丑。故事講述王子喜歡上了公主,卻遭小丑搶奪中傷,公主後來因為照料王子也愛上了對方,兩人最後得以終成眷屬。故事情節很簡單,但作品由口白和鋼琴一起呈現,節奏強烈、和聲也不平常,是很值得被演出的兒童作品(下次活樂時光的音樂家們就來演吧!)。





小提琴家黃郁婷



黃郁婷

美國羅格斯紐澤西州立大學(Rutger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)小提琴藝術博士 ,美國耶魯大學音樂院(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usic)藝術家文憑(Artist Diploma)與演奏碩士 (Master of Music)。

在台灣接受完整的音樂教育,於2007年赴美,在美期間皆獲全額獎學金,師從小提琴家Todd Phillips 和Syoko Aki。在台灣曾先後師從王正義、林佳蓉、麥韻篁、李俊穎、楊子賢、蘇顯達老師。並曾獲選接受胡乃元,林昭亮,Gil Shaham, Pamela Franck,Saschko Gawriloff等大師班指導。

在台灣音樂比賽中,多次獲獎,包含台灣區音樂比賽,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小提琴協奏曲比賽,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協奏曲比賽等皆有優異成績。並曾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,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管絃樂團,師範大學絃樂團以及台北愛樂青年團合作協奏曲演出。曾獲選文建會音樂儲備人才庫,並由文建會主辦,於國家音樂廳演奏廳舉行小提琴獨奏會◦ 

曾獲選全額獎學金太平洋音樂節 (Pacific Music Festival, Japan),兩度獲選參加亞洲青年管絃樂團; 室內樂全額獎學金 Kneisel Chamber Music Festival 以及Norfolk Chamber Music Festival ◦ 室內樂師從美國著名絃樂四重奏,Tokyo String Quartet,Orion String Quartet ,Julliard String Quartet 以及紐約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成員◦

留美期間,獲邀於美國紐約鋼琴音樂節 (New York Piano Festival),於音樂會中擔任小提琴獨奏演出,之後並受邀於紐約Markin Hall 演出室內樂。在美期間累積豐富的樂團經驗,多次擔任學校以及地方樂團首席,包含 New Brunswick Chamber Orchestra (NJ),Sinfornietta Nova (NJ) 以及Rutgers Symphony Orchestra。

2013年取得藝術博士文憑。近年來,定期於國家演奏廳舉辦獨奏會,並活躍於各式室內樂演出。2013-2020任職長榮交響樂團第二部小提琴首席,並於期間代理樂團首席。現任台北市立大學音樂系專任助理教授。

大鍵琴暨古鋼琴演奏家張璿



室內樂鋼琴家翁重華



室內樂鋼琴家翁重華老師最新系列力作。每當器樂準備合伴奏時,總會因為鋼琴譜還不熟悉或不夠理解而讓正式排練事倍功半。翁老師多年來在室內樂演奏上累積的成果極為豐碩,他將為學生們灌錄下深入淺出的鋼琴譜解析並搭配個人詮釋分享。無論是學生、伴奏老師或想深入認識樂曲的樂迷,絕對值得珍藏。


翁重華

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,美國伊士曼音樂院(Eastman School of Music)主修鋼琴伴奏與室內樂,在取得碩士學位後,返國致力鋼琴合作和室內樂演出,活躍於各器樂和聲樂獨奏會,包括2006蘇顯達自法返國20週年小提琴獨奏會、2013廈門鼓浪嶼夏季台灣音樂周等活動,並應邀與維也納愛樂長號首席Dietmar Küblböck、小提琴家海飛茲嫡傳弟子Sherry Kloss、加拿大絃樂四重奏Borealis Quartet演出,也曾與小提琴家蘇顯達、彭廣林,大提琴家歐陽伶宜、劉姝嫥、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李宜錦以及聲樂家王典、林玲慧等音樂家合作。

近年應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邀請擔任年度歌劇排練,以及應國家交響樂團邀請參加室內樂講座音樂會。2016和2018年與小提琴家蘇顯達共同錄製並發行專輯《真情台灣》與《花之夢》,自2008年起於東吳大學音樂系定期策劃「室內絃話」系列音樂會,現任東吳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。

鋼琴家王亞文



如何與孩子一起聽音樂?留美鋼琴家王亞文常常抱著她兩歲半的兒子想著這個問題。溫暖的琴聲、徐緩的語調、精心挑選的曲目,她以這樣的方式來好好回答每個媽媽心中的疑問。來聽一聽她特別準備的音樂故事吧!亞文與孩子的音樂風景也會成為你/妳與孩子相處難忘的回憶。

王亞文

美國伊利諾大學鋼琴演奏博士,印第安納鋼琴演奏碩士,活躍於台灣及美國演奏、研究及教學相關活動。

宜蘭出生,基隆長大;自四歲後開始自由自在地彈琴,認定音樂已是一種生活方式,沒有一刻是無意義的,沒有一瞬間,我們在時間裡停止成長。

單簧管演奏家林志謙


讓人念念不忘的演奏,真摯與炫技都在其中。單簧管演奏家林志謙畢業於單簧管名校南加大音樂系,返國後旋即擔任台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,只要他拿起樂器,就是一段出眾又有魅力的演出。帶著融合歐美等地的演奏思索與深入淺出的解析能力,他在合作社中將為大家帶來一段段必聽曲目與示範影音。


林志謙

畢業於國立台中一中、東吳大學音樂系、美國曼哈頓音樂院(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)碩士班與南加州大學(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)音樂院演奏文憑,於2015年取得南加大音樂院音樂藝術博士學位,受教於美國單簧管教育權威Yehuda Gilad。曾師事賴勇、陸慧、蕭也琴、陳威稜教授及紐約愛樂單簧管助理首席Mark Nuccio等老師,並獲得民國101年教育部留學獎學金與南加大Mitchell Lurie獎學金。

林志謙曾獲2005年行天宮菁音獎單簧管成人組優等獎、2006年永豐愛樂古典菁英獎木管組首獎,並於決賽音樂會與國家交響樂團(NSO)協奏演出羅西尼:序奏、主題與變奏(Rossini: Introduction, theme and variations),於2009年三月參加Artur Balsam二重奏比賽,於眾多管樂、弦樂參賽者中脫穎而出,獲得第二名殊榮。同年亦獲得Lillian Fuchs Chamber Music Competition的優勝。2010年他參加Buffet Clarinet Competition in Taiwan榮獲第一名,2011年獲得Rio Hondo Symphony Young Artist Concerto Competition第一名,並受邀以獨奏家身分與樂團協奏演出韋伯第二號單簧管協奏曲。同年再獲得Redlands Young Artist Competition優勝,並受邀於Redlands Bowl Summer Festival演出。2013年三月參加里斯本國際單簧管比賽進入決賽,五月獲得美國南加大協奏曲比賽優勝,並與Pacific Symphony音樂總監Carl St. Clair與南加大音樂系交響樂團協奏演出Carl Nielsen 單簧管協奏曲。

求學期間多次參與音樂節如美國National Orchestra Institute音樂節、加拿大Domaine Forget音樂節等,也曾受邀參與美國知名室內樂團Orpheus Chamber  Orchestra Institute的演出與客席Downey Symphony和美洲青年交響樂團Youth Orchestra of Americas於卡內基音樂廳的史坦廳演奏。

林志謙於2015年加入魔笛單簧管四重奏,目前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、東海大學、文化大學音樂系。

長笛家邱佩珊



音樂總使重複的生活煥然一新。長笛家邱佩珊帶著長笛走遍全世界,她的笛聲不只出現在音樂廳,也漫布在咖啡館、餐廳、醫院與活動中心。她同時也是一名音樂系助理教授,在眾多演奏行程外持續熱衷教學。每個片刻她都珍惜,因為笛聲一旦響起,就又有一則則新鮮燦爛的故事。

邱佩珊

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長笛博士,師承Thomas Robertello。2012年獲得《Alexander & Buono International Flute Competition》 第一名,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得獎者音樂會獨奏演出2015年擔與萊辛頓愛樂(Lexington Philharmonic)協奏演出Corigliano’s Voyage並接受Lexington Herald-Leader專訪。近年來獨奏遍佈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、中國同濟大學與上海音樂院,與韓國國民大學等。迄今曾與東海大學音樂系協奏演出巴哈《第五號布蘭登堡協奏曲》、聖桑《序奏與迴旋隨想曲》、莫札特《G大調長笛協奏曲》以及韋瓦第《夜》。

活躍於室內樂演奏,曾赴巴西里約熱內盧豎琴年會演出(Rio Harp Festival),與福爾摩沙三重奏在美國與亞洲巡迴,並受邀至2017世界豎琴年會於香港演出,2018年發行首張專輯《First Impression: Formosa Trio》。近年來與新加坡交響樂團長笛首席金塔組成Aureus Duo在臺中國家歌劇院、新加坡維多利亞音樂廳及青島國際長笛藝術節演出。2019年與Trio 2:1發行《十年》。

樂團經歷豐富,數次赴邀《Music Masters Course Japan》擔任長笛首席於橫濱及東京演出。2013年起為美國萊辛頓愛樂長笛首席,屢獲樂評讚賞更被譽為樂團的「秘密武器」。2016與2018年參與世界華人樂團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及澳門大學巡迴演出。2017年受邀擔任廣州交響樂團成立六十週年音樂會之長笛首席,世界首演潘德列斯基《第六號交響曲》,並參與北京國際音樂節20年之交響樂馬拉松盛會。2018年為深圳交響樂團客席長笛首席,並擔任Taiwan Connection短笛手。

邱博士為現任東海大學專任助理教授,每年籌劃了多項的木管活動及大師班。曾受邀至美國西伊利諾大學、中國浙江音樂學院、蘇州大學、上海同濟大學以及東華大學等給予長笛大師班指導。


音樂文字工作者吳毓庭



奔忙中來段安靜閱讀的時光吧!音樂工作者吳毓庭常常以兼具感性與理性的筆觸,書寫音樂裡抽象的細節,同時帶出獨樹一格的體會。有時,他也「好好說話」,帶著樂友們聽出樂聲變化,讓每個人更靠近音樂之美。在這個合作社裡,他將準備許多新完成的音樂散文與導聆片段,開拓一條通往音樂深林的路徑。


吳毓庭

音樂文字工作者、導聆人、「活樂時光音樂活動設計工作室」負責人。

曾任「國家兩廳院」節目部專員,目前為《Par表演藝術雜誌》、《Muzik古典樂刊》、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、「樂興之時管絃樂團」常任筆者;《國語日報》音樂專欄作者;「黃秋芳創作坊」音樂作文課講師。著有《音樂訓練II——古典音樂賞析》(2016)與《點描德布西》音樂散文集(2018)。

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,後赴美取得美國印第安納大學(IUB)單簧管演奏碩士,曾就讀於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