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

翁重華的室內弦話緣由


來自翁重華老師臉書


在學校規劃了「室內弦話」的節目已經有十年多一點點了,一開始其實只是單純希望能夠有自己的節目。彈多了聲樂或器樂的音樂會,曲目多半來自於獨奏(唱)家,給什麼彈什麼,鋼琴家甚少能有意見(而對於無伴奏曲目絕對是拍手叫好)。

自己的節目,意味著編排主題,找尋作品,物色合作對象,還有寫曲目解說,做文宣,聯絡錄影音工作等等。在一場演出中以同樣的編制,或者類似的主題(例如來自同一個地區或是不同作曲家的早期或晚期作品)是我常用的模式,作品在主題當中能夠比較出異同,對於演出的我們也有個清楚的排練目標。

找作品通常伴隨著不期而遇,特別是在一般常聽的「一線」作品都演出過了以後,YouTubeNaxos LibraryIMSLP甚至廠牌唱片公司的線上目錄,便成為我開發曲目的重要線索。點開樂譜或音樂連結之後,有一些是能立刻產生共鳴,有一些則是眉頭深鎖只能搖頭。挖掘一些熱門作曲家的罕見作品,跟一些未曾耳聞但是編制符合主題的作品,我從中獲得的驚喜(有時是驚嚇),就好像在跟網友碰面一樣,都是只有自己才能體會的樂趣。

能演到自己喜歡的曲目,是最令人開心的事;而這個開心還包含著,是和自己認識的好朋友或者老師們一起合作,享受那些自己無法獨力完成的音樂我一直都認為,因為無法獨力完成,才更顯出這些音樂的難得。每個合作皆有著它們的獨特與無法替代,因為那是跟特定人選所達成的共識,熟悉的伙伴通常有著一定的默契,新的對象則會帶來不同的思考面向,讓音樂重新被審視。所以室內樂一旦換了伙伴,換了曲目,一切都要歸零。

當演出結束返家後,最不捨的就是將這些譜歸檔的時刻,我總是不能夠確定是不是還有將它們「下架」的機會,也不知道下一次再演出同樣的作品,又會是哪些人?我們像是一起共乘的旅客,一同欣賞沿途的風景,而在抵達目的地後,各自走往不同的方向。

唯一能喚回的,都是那些排練中的點滴,我們也許都忘了最後的演出成果,但總是記得排練中的那些討論、笑鬧與爭辯。十年多下來,以每年上下學期各一場,一場中安排兩個作品的進度,持續的累積至今。我沒有想過系列可以維持到現在,然而督促著我的,是不是只是礙於一個「不甘寂寞」的懸念--可以有不同的聲音在耳際擱淺,還有多少精彩的作品,在等待初見?


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

翁重華:聖桑的鍵盤之愛


在這篇隨筆裡你可以讀到:1.聆聽聖桑鋼琴四重奏的重點提示 2.作曲家對鍵盤的情感


一般人印象中的聖桑,最有名的作品大概就屬「動物狂歡節」了。據說聖桑其實用這部作品嘲笑了不少作曲家,因此在作品首演之後,他就不再將作品上演,甚至也不承認出版,只除了「天鵝」一段。

大家所不知道的是,聖桑其實也是個神童,在五歲即登台彈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,十歲時在公開的音樂會上以「背譜演奏任何一首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」作為安可;除此之外聖桑研究地質、考古、昆蟲、植物學等,並自學拉丁文,寫過關於聲學、羅馬劇院裝修、巫術的學術文章,同時還是法國天文學會的會員

多產的聖桑,一生中寫過各式各樣類型的作品,然而聖桑最鍾愛的樂器還是鍵盤,在他的第三號交響曲「管風琴」中,除了動用管風琴之外,還讓一部鋼琴以四手聯彈的方式在樂團編制內;他的鋼琴協奏曲,也是處處充滿了華麗的技巧,將鍵盤音域拉到極限;在D小調的小提琴與鋼琴的奏鳴曲裡,也讓鋼琴以幾乎是獨奏家的方式和小提琴並駕齊驅。

雖然有人批評流於膚淺,但聖桑在音樂結構上,本質卻是相當的古典。他重視著音樂的內涵,在流暢的分解和弦和快速的音群之下,其實仍嚴守著基本的曲式架構,尤其喜歡讓旋律反覆出現,以「循環主題」的方式讓前面出現過的旋律重現。在多數的同儕作曲家汲汲於歌劇的同時,聖桑以器樂作品獲得了大眾的認同。

這首鋼琴四重奏其實是聖桑的第二號作品(第一號作品為學生時期的創作,直到1992年才被出版),在佛瑞的鋼琴四重奏出現之前,聖桑已經採用這樣的組合,以莫札特為範本,寫出這首優美且非常具有效果的四重奏。值得一書的是在終樂章裡運用賦格的方式,精準無誤的將前面三個樂章主題交錯出現在不同的樂器聲部中,如同接二連三施放的煙火,讓人驚嘆連連。


後記

記得2014年,第一次要演聖賞時其實相當忐忑,鍵盤是聖賞拿手的樂器,所以音符之多,譜面幾乎都是黑色的一片。最近重新看回一些評論,論及聖賞所要求的效果,是一種「忙碌的寧靜」--以密集的分解和弦,製造出一整片寬廣的安詳。在這樣懸殊的對比下,鋼琴家要保持的除了技術,還要有臨危不亂的穩定,面對密密麻麻的音符,知道作曲家要的效果勝於精準。我開始學著不被音符綁住,以塊狀的和聲去掌握,似乎就讓自己放鬆了下來。沒有忘記的,還有與作品初見的驚喜,這麼具份量、有效果又幾近完美的作品,居然極少被搬上舞台,至今我仍視它為壓箱寶之一。音樂家的責任,除了滿足聽眾口味,是不是偶而可以「自肥」,選擇自己真正想投入的作品之中?


2020年4月15日 星期三

翁重華:你心中也有一位不願辜負的人嗎?


在這篇介紹裡,你/妳可以讀到:1.捷克作曲家蘇克的起步  2.說不盡的師生情誼


1891年,17歲的蘇克(Joseph Suk, 1874-1935)開始跟隨德弗札克學習作曲。

德弗札克給他的第一個功課,便是以一個在黑板上的主題創作的變奏曲。才學習三年作曲的蘇克並未理想的完成這個作業,於是老師提議不妨換個方式,寫作一個鋼琴四重奏試看看(在這之前蘇克已經完成過一首鋼琴三重奏,也讓老師過目了)。這個提議佔據了蘇克所有的精神和時間,創作的同時,和Hans Wihan(捷克弦樂四重奏的大提琴手)一起的室內樂課程,則讓他對室內樂作品有更深入的瞭解,間接強化了寫作的技術。

幾年後蘇克這麼回憶著:「那一年的復活節我在老家,完成了四重奏的第一樂章,老師看過之後,興致勃勃的跟我說他想要看看接下來作品會怎麼發展。這反而讓我害羞了起來,但也鼓舞了我以全部的熱情繼續寫作。後來的作曲班上,老師點名了:『蘇克,讓我們看看你還寫了什麼!』我坐到鋼琴前,將第二樂章邊彈邊唱直到中段結束,然後對老師說,就只有到此而已。整個班上陷入了一種異常的安靜,所有人都嚴肅的盯著我。我看到老師朝我走來,接著在我的臉頰上吻了一下,說道『你,是最棒的!』。那天下課後,我步履蹣跚頭腦發昏的走在回家的路上,心裡只有一個念頭:面對我的恩師--這麼一個值得信賴的偉大的人--我還能為他做些什麼?

懷著景仰、感念、熱情和激動的心情,蘇克將這首鋼琴四重奏,以作品1出版,題獻給他最親愛的老師。



P.S. 影片中擔綱第一小提琴的Josef Suk是作曲家Josef Suk的孫子,也是Dvorak的曾孫(作曲家Suk娶了Dvorak的女兒)

黃郁婷:一首讓我收穫了那份珍貴悸動的作品



在這篇文章裡,你/妳會讀到:1.「羅密歐與茱麗葉」從「戲劇」成為「芭蕾舞劇」的歷程  2.小提琴改編曲的聆賞方法  3.演奏家的心裡話

普羅高菲夫  羅密歐與茱麗葉組曲

S. Prokofiev suite from “Romeo and Juliette” for violin and piano
arr. Lidia Baich/Matthias Fletzberger


Introduction    序奏 
Julia   茱麗葉 1"46
Tanz der Ritter 騎士之舞 3"08
Balkonszene     樓台場景 5"57
Tanz der Paare 情侶之舞 10"16
Mercutio    莫枯修 11"34
Kampf und Tybalts Tod 戰鬥與堤伯特之死  12"20


普羅高菲夫根據莎士比亞的劇本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譜寫芭蕾舞劇,於1938年首演,在芭蕾舞劇完成後,普羅高菲夫又從中選段完成三組管絃樂組曲以及鋼琴獨奏作品。


在芭蕾中沒有對話, 因此音樂寫作上普羅高菲夫以主題動機來描述角色,這樣的寫作方式是受到華格納的影響,每個角色都賦予著鮮明的個性。在管絃樂組曲中,配器上有許多特別的樂器使用,包含薩克斯風,曼陀林及古中提琴 (viola d’amore),讓音色的呈現又更加多元。在音樂上,普羅高菲夫結合了細膩的愛情故事以及刻劃真實的打鬥場景,深刻的表達濃烈的愛戀,以及激動,緊張的情緒,揉合了溫暖以及寫實的故事情節。


小提琴與鋼琴的組曲版本是由奧地利小提琴家Lidia Baich和鋼琴家Matthias Fletzberger改編, 於2012年出版。這個版本中節選了幾位主角的音樂,包含羅密歐,茱麗葉,羅密歐的好友莫枯修(Mercutio) ,以及茱麗葉的表哥提巴特 (Tybalt) 


樂曲選段由序奏開啟,青春嬉戲的茱麗葉登場,接續著家族的騎士之舞,發展到本劇中心的陽台場景,雙人舞濃烈展現了愛戀的美好,接續著年輕男子們的戰鬥,組曲版本雖以提巴特之死作為音樂的結束,但也暗示著故事走向悲愴的結局。


普羅高菲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改編給小提琴跟鋼琴的版本,多是以選曲方式編排; 這次演奏的這個版本以組曲寫作,讓故事更一氣呵成。樂曲寫作上展現鋼琴與小提琴多變的音色與技巧:鋼琴如同樂團般,呈現磅礡的聲響;小提琴多變的色彩,鮮明的介紹著每個角色;絢麗的技巧,緊湊的敘説著故事; 藉由精彩的二重奏組曲型式,讓情緒跟隨著音樂,再此體驗這段淒美的愛情。


____


很榮幸受到吳總監的邀請加入活樂時光平台,和其他優秀的音樂家們一起在平台中分享音樂。選擇這首做為我的第一首介紹作品,因為這是我剛回國時,在交響樂團工作第一場正式演出的曲目,另外,我永遠記得我第一次看完Romeo and Juliet芭蕾舞劇的那份悸動,之後在看到這首組曲版本的樂譜時,興奮的覺得這首曲子非演不可,剛拿到樂譜時,還非常心急的把Balcony scene拉了很多次.......這次分享的演奏版本是我與鋼琴家翁重華老師在合作多年後,在2019演奏廳演奏的現場video,希望把這首曲子推薦給喜歡芭蕾音樂也喜歡小提琴演奏的愛樂者們!


改編作品結合了改編者與演奏者重現經典作,並賦予更多的想像,為經典作品展現新的面貌。接下來,會為各位陸續介紹其他我所喜歡的改編作品,發現及演奏改編作品對我來説是充滿樂趣且新奇的,熟悉的作品,有時會有一種舊朋友換新裝扮的感覺,常常有會心一笑的片刻,非常期待與大家分享這些作品!




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

王亞文:沙發要這樣擺


在這篇隨筆中,我們可以讀到:1.深夜裡可以做的事 2.對於「錯」,我們可以這樣看 3.對現代母親的打氣


我真的很愛沒事就動動家裡的擺設,大概是從小看慣了媽媽心情不管是好還是不好,都用移動傢具來表示,果然是真傳。

很愛亂牽拖的我在夜深人靜時,突然深覺這個動作意義重大,一方面是表示我愈來愈了解自己的需求,二方面是我與我所在的空間,相處得愈來愈融洽,最重要的,是我欣賞並且感謝,改變前帶來的價值,即便在做改造時都是迫不及待,但我很清楚那只是因為有了新方向而感到興奮;改變之前的存在,對我來說還是無可取代的。

所以我很愛彈「錯」(這是什麼結論)。

我的意思是,練琴時,我深深愛上那些自己能夠意識到錯誤,想做點改變的時刻,因為就是這些時刻讓我更能消化這個作品。

至少我是這麼認為,「錯誤的發生」本身多少帶點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、經驗,能夠發現自己犯了錯,這本身就是個難得的事,更不用說還要將它修正,真的是要給自己拍拍手才是。

總之,沙發放在牆邊也是幾年了,最近改個角度好像更好,頓時覺得自己真是好棒棒,怎麼想得到怎麼完美的方式擺放呢!哈!但沒有放過原本的位置,我又怎麼可能知道這樣做更適合我?

(原文刊登於王亞文官網


2020年4月12日 星期日

張璿:遠距視訊個別課教學分享

已經線上課程第三個星期,和大家分享一下。音樂個別課的線上課程已經討論和規劃了兩年,但一直沒有真正落實,主要的考量在於音樂藝術領域的學習,除非學生特別有自我啟發性,不然在手把手地傳授感受力和聽覺的部分,不確定經過視訊壓縮後,是否有成效。

但,情況已經這樣了,不囉唆,做! 學校的緊急封鎖消息,讓線上課程陸續在兩天內設定好,老師們上傳課程大綱與測試。討論兩年的事情在兩天內做到,證實在美國學校裡其實沒有什麼不可能的政策,只有做不做的事。

課前準備


關於軟體設定

無論使用哪一種視訊軟體,最初都先應該仔細查看每一個控制隱私權選項,例如:選擇學生進入課堂時,需要密碼或是進入等待區,待老師確認權限才能進入等。

另外,建議攝影孔和樂器的角度,至少調整到畫面平行或從上而下。有時看到對方視訊螢幕為鼻孔與天花板的角度,看久了除了視覺疲乏外,脖子也會感覺些許的酸。

關於硬體設定

理想中,收音放音建議分開。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使用耳機放音。使用耳機可以避免電腦同時在收放音產生的延遲與雜音。若是不習慣在演奏樂器時戴上耳機,以及考量耳機線對於攝影位置的侷限,可使用外接電腦喇叭,並且避免喇叭放音角度與電腦收音的孔重疊。簡單的方式就可提升教學的品質。當然,若能進一步使用收音麥克風收取樂器的聲音,的確會提升教學效率。但,這樣的設置,一般來說對於學生與家庭,並不容易。視訊教學雖然越簡單越好,但音樂個別課若真的長期需要使用視訊,的確需要考慮以最小成本,安排小巧的攝影錄音方式。


開始上課

關於開始的兩個星期,學生反應與教學效果都不錯。以下其中幾點提供參考:

關於教學

1. 教學內容需要更精簡,需要更多時間等待反應與回饋。當每句話以舒服的速度講完後需停留大約1/4秒,等學生聽懂、思考、並做出回應。

2. 視訊教學時不能雙方同時演奏與同時講話。例如:當學生盡情享受自己的演奏時,聽不到老師對螢幕大吼『可以停下來了!』。教學時,需要先告知聹聽的段落。另外,現場教學時與學生一起合奏的樂趣,在視訊中並不能使用

3. 視訊教學無法由老師親自糾正姿勢,以及有效率的讓學生體會身體的運用。這部分,其實是很好的機會,教導學生如何成為自己的老師,如何學習自我成長。例如,如果學生的狀況是手型坍塌,我會請學生自己用左手食指,像雨傘般支撐著右手掌心中指的土星丘(不知道如何形容,有興趣知道確切位置可google搜尋,也可參考照片1 ),以這個點為手形的中心點,讓其他手指獨立放鬆的運動,反之亦然。並在練習時,自己感受並形容(恩,隔空開藥)





關於樂器音質

在聲音的選項內,不要選取自動過濾雜音的功能。如果是純粹講課,這個功能很好,家中若有傳來的炒菜聲、背景吵鬧聲音可以過濾掉。但對於樂器演奏,需要同時聽到較高與較低的頻率,才能盡量還原樂器的音色。

關於音樂表現力與音色的控制

音量強弱的變化,經過電腦的麥克風效果被壓縮,學生反而會更努力去做到關於音量的表現力。但音量的表現力,同時需要細膩的音色的控制,但音色在一般視訊課程中,很難聽出細節。所以視訊教學規劃中,每個學生需要在 google drive 上設定共享資料夾,每星期將其練習曲目之中需要幫助的部分,以影音錄製上傳。 google drive上,也建議學生使用 google sheet 紀錄練習與問題,老師有時間可以在分享檔案上,依序回答。這也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我省查和練習的規劃。

關於時間的控制

視訊教學不見得比親自一對一教學費力,但必須專注在螢幕前如表演般的演講,對於學生或是老師、對於視力或是聽力,長時間下來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不舒服與壓縮感。建議將一星期一堂60分鐘的課程,有效的分為兩堂45分鐘:一堂專注於技巧,一堂課專注於曲目的詮釋與討論。


實例分享

我以「大鍵琴和古鋼琴怎麼教!」為例進一步說明!

對於沒有樂器的學生,學校的封鎖,的確使得學生無法享受在大鍵琴與古鋼琴上演奏的樂趣、以及體會古樂器舒適的觸鍵。於是,學生可以選擇,在鋼琴上演奏巴洛克和古典時期作品的詮釋。如何在鋼琴上,將具有時代性特徵的樂句、終止式、風格、還有音色等豐富展現,是值得學習的內容。

另外,學校音樂系將提供還留在鎮上無法離開的鋼琴主修學生們,一人一台電子琴。對於沒有鋼琴的學生必須用電子琴,想像鋼琴、大鍵琴、和古鋼琴的音色,除了對傳統學習是一種挑戰外,另一方面,私心的期望,鋼琴主修可以在這個機會下,啟發對作曲與即興的靈感。用電子琴的練琴方式,或許可以發展出古典音樂外的多面向。

關於視訊音樂教學,目前還在思考如何突破的點為:在弦樂器上的音準!音準!音準!音準是古典音樂表現裡最基本但不容易的藝術,在文章最一開頭提到的爭議:除非學生特別有自我啟發性,不然必須手把手地傳授感受力和聽覺的部分。有些學生對於音準的敏感度尚未成熟,建議在為這樣的學生視訊上課時,請學生自行準備調音器協助。除了老師能更開心的持續享受美妙的音樂教學,也是機會讓學生學習如何找協助工具。

影響視訊教學最直接的是網路速度。家裡的網速一般沒有學校快與穩定,一但下大雨,社區還有停電的風險。印第安納大學雖然封鎖校園,但仍規劃了一個大停車場。在這個停車場範圍裡有最快最穩的wifi,讓老師們能在隔離的空間內,維持教學的品質(雖然在車子裡教學很奇怪,但許多視訊軟體都可以換背景,教學畫面還是可以維持舒服的程度。)


法學院教授使用Zoom背景

剛開始的視訊隔離兩週課程,學生出乎意料的專心。這是很好的機會在開始習慣軟硬體時,讓學生把技巧部分專心磨練、反覆練習。但長久下來,視訊遠距音樂個別課,還不能確定學生對於螢幕的疲勞性、以及持續學習的熱誠。在長遠的音樂教育成效上,尤其是對音樂性與音準的效果還需商榷。或許,在人與人社交靜止下所激發出的時空,能成為啟發安靜思考的契機。

另外,作為家長,視訊遠距教學的確節省很多精力在交通和等待上。只要小朋友準備好了,確定了設定和角度,把畫面裡的雜物挪開(不需特別整理),在旁邊穿睡衣或是在廚房準備晚餐都不是問題。十分愉悅。在前幾天的舞蹈課裡,也看到有同學在公園裡參與視訊課,背景的鳥叫和同學們興奮的雜七雜八聲音十分熱鬧。雖然老師有指示同學在大班課時將收音麥克風設定靜音,但能和同學們一起跳舞和說話,的確在這樣的社交方式情況下,感覺不孤單。






林志謙:找到方向就可能突圍生活的限制




跟著志謙,我們將讀到:1.有效的樂器練習分享  2.轉換跑道的心路歷程  3.新手爸爸的用心


對於當下的生活,每個人會有不同的解讀——有些人覺得滿意,無須多做改變、有些人希望有所調整,或許大多數的人和我一樣屬於後者。而事實上,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必須找尋「平衡點」,這個平衡點的兩端會有些許的變化。對現階段的我而言,一端是工作、演出與自己想做的事,另一端則是家庭,所有的壓力,都來自兩邊在時間的拉鋸賽上;相對於學生時期的階段,這平衡可能相對簡單些,天秤兩邊的盤子上,不外乎課業、同儕,另一邊則是目標,生活的壓力也許只是羨慕別人成績好、有才藝、人緣好等等。但無論在哪個階段,我相信只要有想突破的心,關鍵點就在思考、效率與勤奮。勤奮是我的座右銘,我一直相信只要夠努力,就會有一定程度的進步。

在努力與勤奮的路上,最常遇到的障礙物,便是自己的懶惰與羨慕別人的心。我們容易覺得別人的生活很豐富,只因為對於別人的生活我們常常只看到了表面,尤其是光鮮亮麗、輕鬆愜意、享受生活的部分,卻往往忽略了其他面向的努力,及成就他們背後的付出。如同很多人在定義我的人生之餘,背後也是有一段從墮落深淵,努力往上爬的故事。


漆黑的鏡子前照出未來的路

想起有個懵懂無知的普通班學生,毅然決然的在升高三的暑假決定報考音樂系,即便深知術科程度落後從小念音樂班的學生、學科在高中前兩年也非常不扎實,而他只能努力不懈,把先前墮落的時光補回來,把落後的時間加倍追回。我記得他擬定的高三衝刺行程是:放學後半小時吃完飯,進圖書館到晚上九點半關門,再到管樂社團練琴到半夜十二點、一點。每天重複著固定的行程,週末就是主修、副修、視唱、聽寫、樂理等術科的加強上課時間。

如此「充實」的高三生活是來自前兩年的墮落:高一、高二便一頭栽進管樂社,從此無法自拔。沉迷音樂的小小世界後,一路發展到有一個月的時間,每天揹著書包進校門後直接走往社團練習、聽音樂、團練整天,只為了準備好管樂團的音樂比賽。而下課後便和同學相約網咖,甚至整夜不睡覺包臺到天亮­—這樣的生活雖在學風自由的台中一中,想想也算是特例了—但當下決定要發奮圖強時,他再也沒有踏進網咖半步,一切盤算著要如何考上理想中的音樂系,試圖解決路上的荊棘。

晚上學校斷電後,拿照明燈在漆黑的社團大鏡子前練習,毛骨悚然的舉動只為了注意著自己的嘴型是否正確。就這樣每天都「默默的」在寧靜的校園裡吹樂器、彈鋼琴,想也知道怎麼可能不被工友先生發現。有一次就被通報教官,立刻沒收社團鑰匙,但隔天馬上想出對策,先觀察工友先生行程,在他接近時上鎖並躲起來,待他遠去再開始練習,練完琴再翻牆出早已關閉的學校。

噢!我忘了說,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高中生就是我本人。


努力加上效率,成為專家的唯一途徑

我深信著作家格拉德威爾(Malcolm Gladwell,b. 1963)在《異數: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?》(Outliers: The Story of Success, 2008)中提出「一萬小時定律」,認為持續不斷的努力,便能成為該領域的專家。就我經驗,若同時配合上效率,便會是能成功的關鍵—如果只是一味的埋頭苦幹,沒有先想好如何提升效率與方法,是容易事倍功半的。

比如我第一次在美國考職業樂團時,就遇到了很特別的經驗。當時我飛到路易斯安那州的紐奧良,有許多應考者都住在同間旅館裡,一進房便聽到隔壁傳來單簧管聲,特別的是,隔壁房客練習時竟以將近一半的速度在吹奏著所有曲目,無知的我還嗤之以鼻的覺得都在最後關頭了,怎麼會還花這麼多時間以慢速吹奏練習?隔天結果公布,從七十多位應考者中,通過三輪考試脫引而出,並獲得路易斯安那愛樂樂團的單簧管首席職位的人,正是隔壁的房客!這練習方法持續在我腦中多時,百思不得其解,但終於在幾次上課與大師班中解開我心中的疑惑,運用甚慢的速度來確保每個小細節都能由演奏者掌握,也確實能夠用耳朵聽清楚樂思,這些微小變化才能清楚傳達,同時也是因為速度慢,才能讓演奏音樂時得一心多用的每個環節確實被照顧到,而不會只流於一種肌肉記憶。因此,這方法也成為我練習的重要方針。


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?

思考這個詞在我學習路上是較不被重視的,但卻在幾個人生重要轉捩點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,常常花些時間靜下心思考,會有許多想法更清晰,我會問自己,人生的目標是什麼?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後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?什麼樣的工作是我喜歡的什麼是沒興趣的?縱使答案剛開始不明確,但漸漸方向會是越來越清楚的。對學生而言,個人覺得可以多問自己幾個問題,想做什麼職業?對將來生活的想像是如何的?要怎樣才能達成想像中的生活?這些問題不容易有立即的答案,但在這漫長的摸索之中你會自己了解到,哪些事是你在行,哪些事能使你開心有成就感,哪些能成為日後的經濟來源。

美國留學是讓我養成思考的時期,上課時同學的發言踴躍與態度跟台灣很不一樣,會在上課中與老師激烈的討論與積極發言,反觀自己於此,較不勇敢,較沒主觀意識與個人想法,我想跟從小的教育有些關係:我們被教導聽老師的話,不敢有太多個人想法,太多想法的學生很容易歸類為「不乖」等。這樣的不同,刺激我去思考更多屬於自己的想法,而美國上課老師也常問:你覺得呢?激發我們去想,尤其在藝術或是需要創造力、想像力的領域,真的是需要有屬於個人的觀點來說服別人。

回頭再檢視自己目前的生活,一定都有可以再突破的地方,覺得時間不夠用?那就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,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勤奮努力。一天中的哪個時間點是做事最有效率的時候?同樣的行程可以怎麼安排來節省一些時間?讓工作更有效率?以我學生時期而言,晚上念書是浪費時間的,因為往往沒十分鐘已開始昏昏欲睡,根本是被書看而不是看書,也因此進圖書館的時間一定是選在精神好的時候,先思考自己的情況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。

現在的生活,除了懶惰,手機、3C產品能輕易地成為我們的敵人。我們容易花過多的時間在滑手機,而它也確實能讓我們有滿足感,但如果每天花了幾小時在上面,應該捫心自問,我們從中獲得了什麼?當沉迷於電玩或網咖時,我也是這樣問自己,當遊戲玩得很好,戰勝了敵人,回到現實生活中,我的人生變得不一樣了嗎?我想答案是顯而易見的。

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條路,而且路是人走出來的,別人的成功路可以成為借鏡,但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,只要摸索之中慢慢找出自己的方向,即使繞了一圈,還是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路。



(原文刊載於黃秋芳創作坊中壢教室新聞台,是林志謙特別為音樂學習所寫的一封信)